昆钢的“结局”与南天的“开局”
——推进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教学实施计划
项目负责人:朱红
项目组成员:邓琳 谭鑫 李松
本案例可以用于供给侧结构改革及产业优化升级相关内容的教学。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历程一般规律而言就是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高级化的过程,企业是产业的载体,企业的兴衰变迁具体而鲜活的反映出一个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的缩影。
本案例教学专题拟通过昆明钢铁公司和南天信息产业集团两个典型企业的发展事实,来揭示云南供给侧结构改革及产业优化升级的难点重点问题。昆钢是云南典型的传统产业企业的代表,南天信息产业集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代表,前者是国有企业,后者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均为云南骨干企业。通过分析企业的转型升级实践,帮助学员深入思考和关注云南在跨越发展中产业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从“点”到“面”,举一反三,领悟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的规律,积极推动云南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促进云南跨越式发展。
如何促进云南产业优化升级?
三、教学流程:
昆钢的”结局”与南天的“开局”
——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教学提纲
项目负责人:朱红
项目组成员:邓琳 谭鑫 李松
一、教学目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本案例通过对云南本土传统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昆明钢铁公司,及新兴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南天信息产业公司进行解剖分析,让学员把握产业优化升级的规律,积累经验,举一反三,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教学团队及分工
朱红(牵头:负责教学框架设计、组织调研、参与案例编写、组织并参与具体课堂教学)
邓琳(参与:调研、案例编写)
谭鑫(参与:调研、案例讨论)
李松(参与:案例讨论、案例课堂教学)
三、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引导课程,导读点评总结,学员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展开深入的讨论,形成基本共识,开放式讨论。通过案例讨论和交流,使自己在理论认识、角色认知、管理策略等方面得到提高和深化。
在学员认真研读案例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课题教学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案例导读、案例讨论、交流发言与辩论、教师总结点评。
四、教学内容安排
(一)课程导入:(40分钟)
本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阐释、介绍案例背景、教学程序与规则
(二)小组讨论(40分钟):分别分为政府、昆钢、南天、顾客社会四方,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题目:如何加快云南省产业优化升级?
(三)小组交流(40分钟):分组讨论
负责人:朱红、李松、谭鑫、邓琳
(四)课堂讨论(20分钟):提问与辩论
(五)教师点评(20分钟):朱红